壹、泰國國旗
(圖片來源:http://ppt.cc/IsgZ)
泰國國旗是由紅長條、白長條、雙倍寬的藍長條、上下對稱排列所組成。
紅、白、藍三色依序代表:民族和國家;純潔的宗教;莊嚴高貴的王室。
貳、泰國國徽
(圖片來源:http://ppt.cc/WuzBG)
呈人身鳥翅形態的迦樓羅,是印度教中三位主神之一的毗濕奴的座騎。泰國的國家和皇室標示叫做Garuda,這是一個神話式的半人半鳥的形象,據傳說是印度教主神之一毗瑟挐的坐騎,此外,還象徵著「受皇室任命、指派」的意思,對於那些獲得傑出經濟成就或在慈善事業顯著的公司機構,此標誌表示是受皇室正式批准的。但頒發這樣的標誌的情況是很少的,這將被視為一種崇高的榮譽。
參、歷史
一、泰可秦王朝
泰國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和文化,原名暹羅。分為4大王朝,素可秦王朝為第一個建立的王朝,建立於1283年, 英明的蘭甘杏王將國內通行的高棉文字,改創成現今的泰國字母,於是泰國開始有了自己的標注發音的文字系統。
(圖片來源:http://ppt.cc/eCFEx)
二、大成王朝
維持了400多年,經歷33位君主,經由水路與中國和南亞各國貿易頻繁,經濟繁華,人民快樂富裕。
西元1767年緬軍第二次攻入阿育他亞才結束此王朝。
(圖片來源:http://ppt.cc/eCFEx)
三、吞武里王朝
由華裔將領鄭信領軍擊退緬軍但此王朝只維持15年
四、節基王朝
建都在曼谷至今已經220餘年
(圖片來源:http://ppt.cc/eCFEx)
肆、地理
(圖片來源:http://ppt.cc/nB8s4)
一、面積:51.4萬平方公里(約為台灣的14.3倍)
二、鄰國:西北與緬甸接壤,東北接寮國,東連柬埔寨,南部與馬來西亞相鄰。
泰國位於中國和印度間中南半島之心臟地帶。北部滿佈原始叢林的山巒,連綿起伏,南方是綿延不絕的海灘、星羅棋佈的小島,處處洋溢優美的熱帶景致。境內大部分是低緩的山地和高原,地勢北高南低,南臨暹羅灣,西南面印度,地處戰略要衝。
伍、地形與氣候
一、地形:國境大部份為低緩的山地和高原。地形多變,可分為西、中、東、南四個部份。
泰國西部為山區 東北部是高原,這裡夏季極乾旱,雨季非常泥濘,不宜耕作。
中部是平原。由曼谷向北,地勢逐步緩升,湄南河沿岸土地豐饒,是泰國主要農產地。曼谷以南為暹羅灣紅樹林地域,漲潮時沒入水中,退潮後成為紅樹林沼澤地。
泰國南部是西部山脈的延續,山脈再向南形成馬來半島,最狹處稱為克拉地峽。
另外,泰國的一般大眾習慣將國家的疆域比作大象的頭部,將北部視為「象冠」,東北地方代表「象耳」,暹羅灣代表「象口」,而南方的狹長地帶則代表了「象鼻」。
二、氣候:泰國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。常年溫度不下攝氏18℃,平均年降水量約1000毫米。11月至2月受較涼的東北季候風影響比較乾燥,3月到5月氣溫最高,可達攝氏40-42℃,7月至9月受西南季候風影響,是雨季。10月至12月偶有熱帶氣旋從南海經過中南半島吹襲泰國東部。
每年的十一月至二月是最適合去泰國旅遊的季節。曼谷最涼爽的氣溫平均為17度,最熱為4月份,約38度,這個時候高原上的清邁和北部的山區氣候較涼爽,適宜旅行。
陸、族群
全國共有20多個民族,總計6000多萬人口。泰族為主要民族,佔人口總數的75%、華族佔14%,馬來族佔2.3%,其餘是緬族、高綿族、苗族、瑤族、桂族、汶族、克倫族、塞芒族、沙蓋族、孟族等民族。大約有14%的泰國人口是華裔,其中相當一部份來自中國廣東省潮汕地區。
柒、宗教信仰
一、佛教
泰國佛教主要是小乘佛教。將近95%的泰國人是上座部佛教徒,儘管泰國的佛教混有民間宗教(如祖先崇拜)及源自泰國華人的中國民間信仰的成份。
(圖片來源:http://ppt.cc/Divk7)
二、伊斯蘭教
泰國的穆斯林屬於多種文化,占總人口數的4.56%,他們的祖籍有中國、巴基斯坦、柬埔寨、孟加拉、馬來西亞和印尼,也有一些是本土的泰國人。泰國有三分之二的穆斯林的馬來人,雖然他們不再講馬來語。
(圖片來源:http://ppt.cc/VUf3y)
三、印度教
泰國游數以千計的印度教徒,他們主要住在大城市,占該國總人口數的0.09%。泰國早期被高棉帝國統治,有著印度的根源,並且直至今日仍深受其影響。泰國之前的首都阿瑜陀耶源自印度教神羅摩的出生地阿約提亞。泰國人不只崇拜佛教,也崇拜印度教的神靈。
(圖片來源:http://ppt.cc/ggaVa)
四、猶太教
泰國的猶太人最早可追溯到17世紀,那時一些巴格達猶太人家庭到了泰國。現在泰國主要的猶太群體是阿什肯那茲猶太人,他們在沙俄以及後來的蘇聯時期逃到了泰國。1970年至1980年間,少量波斯猶太人為躲避迫害,從伊朗到了泰國。
(圖片來源:http://ppt.cc/TOUWq)
五、錫克教
第一個錫克教徒,1890年到達泰國。二十世紀早期其他錫克教徒緊隨其後。1911年時,已有超過一百個錫克教家庭在泰國定居,。當時泰國仍無謁師所,所以每逢星期日及Gurpurab日,錫克教徒都會輪流在家舉行宗教禱告儀式。此後,錫克教徒越來越多。
(圖片來源:http://ppt.cc/nYIkW)
六、基督教
泰國很早之前就有了基督教。1550年左右,葡萄牙僱傭兵和牧師到達阿瑜陀耶,將基督教帶入泰國,占了總人數0.7%。
(圖片來源:http://ppt.cc/SYQq)
捌、當地禮儀
生性寬厚,溫和有禮的泰國人在見面時不是握手說哈羅,而是合掌說聲 " 沙娃滴卡 " 。這種合掌問候方式在泰語稱為 " 威 "(Wai) 。做法是把雙手提到胸前,雙掌合併但不貼合,猶如在掌心握著一片棉花。這時您的雙手的形狀就有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蓮花。
在不同的場合,面對不同的人或事時, " 威 " 的做法便會有所不同。比如說在向同輩問好時,合掌後指尖不高過下巴。在對長輩行 " 威 " 禮時,則須低頭讓指尖輕觸鼻尖。對尊貴的物件如德高望重的長輩表示尊敬時,則把雙掌抬高至額頭。泰國人遇到僧侶或象徵佛陀的佛像,都會下跪,合掌,並以額頭觸地膜拜。一般上遇到同輩向他們 " 威 " 時,泰國人都會以 " 威 " 禮回報。但若是晚輩向長輩 " 威 " 時,長輩是不須回 " 威 " 的,有些只以點頭或微笑回應。此外,僧侶、皇親貴族也不會在您向他們 " 威 " 後向您回 " 威 " 禮。" 威 " 不只是泰國人打招呼的方式,也是表示尊敬的舉止。來到泰國學了這一招擔保您一路上風行無阻!
參考資料來源:http://ppt.cc/4n3Kg http://ppt.cc/ya556 http://ppt.cc/HfQAi http://ppt.cc/MGGwG http://ppt.cc/2VLQ6 http://ppt.cc/5hS6A http://ppt.cc/ku30Q